8月3日開始,
江蘇這個地區所有化工企業停限產!
近日,常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關于調整常州市強制減排重點污染源清單的通知》,通知表示,市區兩級經信、環保部門企業根據申報,組織專家展開了現場核查,主要核查企業生產狀況,工藝水平、排污狀況等。根據核查結果,對相關企業限產比例進行動態調整。
廣東省
化工園區大整治!
近日,廣東省環保廳發布關于征求《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方案(2018-2020年)》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化工及化工園區列出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廣東省將繼續維持對高排放、高污染的監管執法高壓態勢,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這對廣東地區的化工企業來說,又將面臨一場大洗牌。
通知提出關于化工園區的治理措施有:
1.嚴格控制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制定人員安置方案,啟動中石化廣州分公司搬遷工作。
2.到2020年,推動100個工業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創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
3.制定實施廣東省惡臭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城市重點加強對石化、化工園區及居民投訴集中的熱點地區的惡臭污染排查和防控。
通知明確涉VOCs項目治理:
1.各城市建成區嚴格限制建設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涉VOCs排放建設項目,新建涉VOCs排放工業企業原則上應入園進區。
2.出臺《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限值》。推廣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的原輔材料和產品,到2020年,大幅提高印刷、家具制造、工業涂裝重點工業企業低毒、低(無)VOCs含量、高固份原輔材料推廣應用水平,替代比例分別不低于60%、60%和30%。
3.重點推進煉油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印刷、制鞋、電子制造等重點行業,以及機動車和油品儲運銷等領域VOCs減排。
4.每年以煉油石化、化工和醫藥化工企業為重點,實施企業LDAR技術應用情況的審核評估。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對治理效果差、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單位,公布名單,實行聯合懲戒,提高行業VOCs排放控制水平。
5.將VOCs排放量10噸/年以上的企業列入市級重點監管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將VOCs排放量3-10噸/年的企業列入市級重點監管企業。
6.在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和工業鍋爐逐步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7.以化工等高排放行業為重點,督導相關排污單位落實錯峰生產和強化減排措施。
8.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對查出的所有問題,要建立整改臺賬,實行閉環管理,全面整改到位,并將超標排放問題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開,對超標排放企業整治實行跟蹤整改銷號。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類現役工業污染源超標問題整治工作。
加強重點地區督察和重點源排放執法:
狠抓對電廠、石化、鋼鐵、水泥、陶瓷、玻璃等高排放行業和VOCs排放各類重點排污單位的監管執法,持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持續保持污染源達標監管的高壓態勢。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手段依法從嚴處罰環境違法行為,強化排污者責任。加強生態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壓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產能:
加快推進化工等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落后、過剩產能淘汰退出,推動限制類項目改造升級或關停。珠三角地區和空氣質量不達標城市每年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的淘汰比例不低于10%,其他城市不低于5%。
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
開展“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實行拉網式排查和清單制、臺賬式、網格化管理。2018年底前,完成城市交界處、工業集聚區、村級工業園“散亂污”工業企業整治。各地建立整改掛賬銷號制度,對已核實的“散亂污”企業實施分類處置,停產關停類做到“兩斷三清”,整合搬遷類限期遷移至合規工業園區實施升級改造,整改提升類完成后需經由相關部門會審簽字確認。
2019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散亂污”綜合治理。2020年組織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情況抽查審核,凡發現清單外的“散亂污”企業的嚴格依法取締,納入環境保護等責任考核,嚴肅追責。
*本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及網友投稿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認為本平臺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請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給予更改或刪除。